皮下双肺突然出现多发结节是什么PET

2022-8-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医治青春痘医院 http://m.39.net/pf/a_8736814.html

病例展示

患者,女,63岁,因发现右侧肘部皮下结节半年余于年12月7日入院;既往史:无特殊。病人非常担心,是不是长了恶性肿瘤,这可怎么办?

胸部增强CT示:双肺门及纵隔各区见多发肿大淋巴结,较大者短径约2cm,中度不均匀强化,较大灶中心可见强化减低区,边缘相对清楚,无明显融合,强化CT峰值约48HU、84HU、74HU,肝门区、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影。生化指标均正常。

.12.16FDG-PET/CT全身MIP图示双肺门、纵隔内、肝门区、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呈显像剂分布异常浓聚

双肺门、双侧内乳区、纵隔内(2R、4R、5、6、7、8R/L、9R/L组)可见多发淋巴结,部分肿大,大者大小约2.5×2.0cm,其显像剂分布异常浓聚,SUVmax1.3-17.2。

右肺上叶尖段、左肺上叶尖后段血管间隙、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小结节,显像剂分布异常浓聚,SUVmax3.0-9.0

双肺下叶后基底段网格及斑片模糊影,其显像剂分布异常浓聚,SUVmax7.0-10.5

双侧肘关节皮下、左手食指中指间皮下、右侧臀部皮下脂肪间隙见软组织增厚及结节灶,其显像剂分布异常浓聚,SUVmax4.7-12.0

.5.20复查肺部CT示双肺多发粟粒结节,右肺为著,较前增多,原右下肺胸膜下絮状模糊影,较前相仿;双下肺胸膜下见条絮状影,左侧为主,较前缩小

.5.20复查肺部CT原两侧肺门及纵隔内肿大淋巴结减少缩小,短径小于1cm,肝门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较前缩小

于年12月24日行右侧肘部皮下结节活检术,术后病理示:右侧肘部皮下肉芽肿性病变,结合PCR结核杆菌分子检测结果,考虑为结节病。给予支持对症处理后出院,这下病人长舒了一口气,不用担心是癌症也不用特殊治疗了。

结节病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一般为良性,常侵犯淋巴结、肺、胸膜,其次是皮肤、骨骼、眼和肝、脾、腮腺、扁桃体等,几乎全身每个器官均可受累。多发明显淋巴结肿大是其主要表现之一。20-40岁多见,女性发生率略高于男性。最常见的临床特点是呼吸系统症状(即咳嗽,咳少量痰),疲劳,盗汗,体重减轻等。临床症状常与影像表现不相称,即肺部改变明显,临床症状轻微。其他症状有肝脾肿大,皮肤结节,关节痛,腮腺肿大,外周淋巴结肿大及眼部症状。

FDGPET/CT显像常呈高摄取,胸部淋巴结累及可表现为典型的双肺门及纵隔多发淋巴结对称性累及,呈典型「λ」分布,也可表现为非对称性累及,胸外淋巴结以腹、盆腔淋巴结累及较为常见。SUVmax值能反映结节病活动性,可通过FDG摄取定量分析结节病疗效,还可指导临床选择合适活检部位。

患者,女,40岁,结节病的肺部病变,右肺上叶尖段血管束旁结节,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胸膜下实变肺组织,似为多个小结节融合

患者,男,43岁,结节病胸外淋巴结受累,肝门区,腹腔干周围,腹膜后、肠系膜、盆腔髂血管旁及双侧腹股沟区

患者,男,53岁。(FDG)PET/CT示双侧肺门、纵隔及胃小网膜囊多发淋巴结增大伴代谢增高;左肺下叶片状高代谢病变(MIP:全身最大投影图)。胸腔镜下行左肺下叶病灶及纵隔淋巴结手术切除,病理检查结果为结节病

患者男,39岁。FDGPET/CT示纵隔及双肺门多发淋巴结增大伴代谢增高,肝左叶团块状高代谢病灶。左锁骨上淋巴结活组织检查为结节病

本病例累及多个系统,淋巴结分布较典型,肺部病变多样性,皮肤病变既往文献报道较少,因结节病为多系统累及肉芽肿性疾病,且本例皮肤病变经病理证实,结合患者影像学表现,考虑淋巴结、肺部病变及多发皮下结节均为结节病累及表现。

作者

纯净水

内容策划

小雪球、彭龙

题图来源

站酷海洛

插图来源

作者提供

投稿及转载

medical_radiology

.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zzbx/137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