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BCL合并惰性淋巴瘤对新诊断弥漫大

2020-10-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亚型。大约10%-15%的新诊断DLBCL患者合并有惰性淋巴瘤,比如滤泡性淋巴瘤(FL)在同一组织活检中与DLBCL相关,或在骨髓中与惰性NHL相关。FL和其他惰性淋巴瘤可能会发生组织学转变,形成侵袭性淋巴瘤,如DLBCL。因此,一些临床专家将DLBCL合并惰性淋巴瘤作为未经诊断惰性淋巴瘤的早期转化;而有些专家则认为这些病例是复合性淋巴瘤(在同一淋巴结或结外组织)或不一致性淋巴瘤(在不同组织中)。临床上,这类患者按照治疗DLBCL的方案(R-CHOP/类R-CHOP免疫化疗)来管理。但是,由于不符合3期临床试验入选标准,所以,目前并不清楚他们接受一线免疫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结果是否和DLBCL患者类似。

在这项回顾性研究中,研究者系统地描述了利妥昔单抗时代下,合并惰性淋巴瘤的DLBCL的患病率、临床特征以及临床结果。此外,还将这些病例与单纯DLBCL病例进行了比较,这对此类患者的临床管理和临床试验纳入/排除也有重要意义。

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患者全部来自美国爱荷华大学/梅奥诊所淋巴瘤卓越研究专项计划(SPORE)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源(MER)。研究者筛选了名在年3月到年6月之间诊断为DLBCL并接受一线R-CHOP或类R-CHOP治疗的患者(原发性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或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被排除),最后纳入名DLBCL或合并惰性淋巴瘤患者进行分析,见图1。

*包括R-苯达莫司汀、R-CVP-R-ICE,没有利妥昔单抗的化疗方案,姑息治疗(利妥昔单抗和/或固醇类激素)

图1患者入组流程图

结果

01

DLBCL合并惰性淋巴瘤组织类型

最常见的惰性淋巴瘤组织类型为FL,67名患者在同一组织合并有DLBCL和FL,25名患者在不同组织合并有DLBCL和FL,17名患者既有混合型病理(同一部位)又有不一致型病理(不同部位)。其他组织类型包括边缘区淋巴瘤(MZL)(n=15;1.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细胞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n=14;1.1%),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LPL)(n=2;0.2%),和未分类B细胞NHL(NOS)(n=31;2.3%),见表1。

表1DLBCL合并的惰性淋巴瘤病理组织类型及位置

02

合并或不合并惰性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

合并FL患者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高的患者比例比单纯DLBCL患者低(p0.01),IPI得分比单纯DLBCL低(p0.01),合并其他惰性淋巴瘤患者分期更高(p0.01),这主要是由于骨髓受累。细胞来源(COO)是GCB类型的合并FL患者比单纯DLBCL多(92.9%vs61.8%;P0.01),见表2。

表2患者临床特征

03

合并或不合并惰性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结果

对所有存活患者中位随访6年(0.0-16.1年),共有个不良反应事件和例死亡。与单纯DLBCL患者相比,合并FL的患者有相似EFS(中位EFS11.5年vs10.1年;p=0.47),更长的OS(中位OS未达到vs14.5年,p=0.05)。相反,合并其他惰性淋巴瘤的患者EFS较差(中位EFS4.8年vs10.1年,p=0.09),但是OS相似(中位OS10.0年vs14.5年,p=0.33)。FL或其他惰性淋巴瘤发生部位,比如骨髓受累,不影响患者EFS和OS,见图2。

由于合并FL的DLBCL患者主要是GCB亚型,研究者将其与GCB亚型的单纯DLBCL患者进行了对比,他们的EFS(中位EFS11.5年vs10.6年;p=0.81)和OS(中位OS均未达到,p=0.24)均相似,见图3。这些结果也与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类似,见表3。

图2合并或不合并惰性淋巴瘤DLBCL患者的EFS(A)和OS(B)

图3合并或不合并惰性淋巴瘤GCB亚型DLBCL患者的EFS(A)和OS(B)

表3EFS和OS的Cox回归分析

04

合并惰性淋巴瘤的DLBCL患者的复发模式

DLBCL复发和一种惰性淋巴瘤复发的情况均存在,一些患者有多种复发,尤其是惰性淋巴瘤成分的复发。但是,在首次诊断2-3年以后的复发并不常见,见图4。

图4合并DLBCL和一种惰性淋巴瘤患者的复发模式swimmerplot图

结论

这项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首次诊断时,大约有13%DLBCL患者合并有惰性NHL,其中8%合并有FL,5%合并其他惰性淋巴瘤。DLBCL合并FL的患者与GCB亚型DLBCL患者有相似临床结果;合并其他惰性淋巴瘤也没有使DLBCL结果更差。另外,研究者建议将合并有惰性淋巴瘤的DLBCL患者纳入新诊断DLBCL的临床试验。

(复星医学部:刘雅利;审核:沈红燕)

参考文献

YucaiWang,BrianK.Link,etal.Impactofconcurrentindolentlymphomaontheclinicalout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byjj/10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