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掌握肿瘤压迫致下腔静脉综合征的诊疗

2018-2-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下腔静脉综合征是指下腔静脉的狭窄或阻塞,导致下肢、腹部和盆腔的静脉回流受阻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

因肿瘤压迫、侵犯下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内原发性肿瘤可引起下腔静脉综合征,而恶性下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的肿瘤预后通常较差。

现结合宾夕法尼亚大学影像科的Chen医生在auntminnie上的病例来对该病进行介绍。

病史

53岁男性,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瘤(NET),接受肝左叶转移瘤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后,出现进行性下肢和阴囊水肿。

影像学检查和发现

图1为横断T2,可见下腔静脉(IVC)管腔呈狭缝状(红色箭头),狭窄处仍可见血管流空。肝内见多发神经内分泌瘤转移灶,部分可见明显坏死和/或出血(黄色箭头),部分为实性(绿色箭头)。少量腹水(蓝色箭头)

图2为横断T2,肾脏下方水平下腔静脉管腔正常(红色箭头)

图3为矢状T2,可见下腔静脉局限性明显受压(红色箭头),下方管腔大小可

图4为横断强化T1,肝内见多发神经内分泌瘤转移灶,部分可见明显坏死和/或出血(红色箭头),部分表现为强化(黄色箭头)

图5为横断强化T1,肝内见多发神经内分泌瘤转移灶,部分可见明显坏死和/或出血(红色箭头),部分表现为强化(黄色箭头)

图6为下腔静脉造影,下腔静脉高度狭窄(红色箭头),外形光滑。未见充盈缺损影

图7为下腔静脉支架置入术后,可见支架影(红色箭头)

腹部MR:横、矢位T2示,肝脏转移灶压迫下腔静脉(IVC),管腔呈狭缝状。狭窄处仍可见血管流空。肾脏下方水平下腔静脉管腔正常。T1增强未见IVC栓子。肝内见多发神经内分泌瘤转移灶,部分可见明显坏死和/或出血,部分表现为强化(包括上述已接受治疗的左叶转移灶),表明具有肿瘤活性。少量腹水。

下腔静脉造影及下腔静脉支架置入术:下腔静脉造影证实下腔静脉高度狭窄,外形光滑。未见充盈缺损影。狭窄处置入球囊扩张式不锈钢支架。再次造影发现管径和血流均有好转。

后期随访,患者下肢和阴囊水肿症状明显好转。

诊断

恶性肿瘤外部压迫导致下腔静脉综合征

鉴别诊断

外部恶性肿瘤压迫下腔静脉、肿瘤延伸到下腔静脉、原发性下腔静脉肿瘤(如肉瘤)、先天性下腔静脉闭锁、再生障碍性贫血、BuddChiari综合征

讨论

下腔静脉综合征是指下腔静脉的狭窄或阻塞,导致下肢、腹部和盆腔的静脉回流受阻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如果阻塞水平高于肝静脉,可有肝功能不全(病理过程类似与布加氏综合征)。恶性病时,该狭窄可因外部压迫、肿瘤侵犯下腔静脉或下腔静脉内原发性肿瘤。恶性下腔静脉综合征患者的肿瘤预后通常较差。

根据起病的剧烈程度和侧枝的有无,患者可有衰弱等症状。其他症状包括下肢水肿,静脉瘀滞型皮肤改变,下肢疼痛,腹壁和胸壁静脉曲张(侧枝形成),腹水、阴囊、外阴水肿、膈下水肿(静脉回流受阻)。

影像学表现

CT:直接征象为下腔静脉的管腔狭窄。可见邻近肿瘤或淋巴结对下腔静脉的外部压迫。腔壁增厚表明有肿瘤侵犯。可因静脉淤滞或肿瘤转移导致血栓形成。瘤栓可有强化。

腔静脉造影:可见管腔狭窄。若有血栓形成,则表现为充盈缺损。

治疗

利尿治疗通常无效。

放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是起效慢,临床症状缓解较迟,此外,放疗后早期水肿症状可能加重。

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症状缓解迅速,持续时间长。病因为外部压迫者,比管腔内肿瘤转移预后较好,因为管腔内肿瘤转移在后期可有支架内狭窄/阻塞。并发症包括支架移位(导致潜在的心脏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包积血)、发热、疼痛、支架内血栓形成。

外科手术下腔静脉重建术较少使用,因为大部分患者身体状况差,难以耐受手术,手术创伤性过大。

福利

由丁香园战友

shijun整理的一百多种肿瘤药物手册,返回肿瘤时间,回复手册立刻收入囊中,日常工作小帮手!

编辑:蓉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投稿合作:zhengrr

dxy.cn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新年优惠享不停
庆国庆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byjj/80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