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河畔群英荟萃,共享妇瘤学术盛宴祝

2018-2-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在这春和景明、鸟语花香的四月,由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和医院携手主办的全国第五届妇科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进展大会暨妇科肿瘤预防与控制分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大会在蓉城锦江河畔盛大召开。

医院尹如铁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会议汇集了国内外著名妇科肿瘤专家、放疗专家、国家千人计划引进科学家、妇科肿瘤病理专家等,群英荟萃,蓉城论剑。本次会议对妇科恶性肿瘤化学治疗及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热点、难点及诊疗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在妇产科学、病理学、肿瘤学、精准医学、预防医学等方面通过专题讲座、病例分享、临床经验交流、现场问卷、青年医师讲课比赛等多种形式进行学术交流。来自国内的余名专业医师参加了此次盛会,中国妇产科网作为合作媒体对此次会议进行全程报道。

开幕式

医院尹如铁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莫小堃副会长兼秘书长致辞

医院张林院长致辞

精彩专题分享

曹泽毅教授:妇科肿瘤的化疗——淋巴化疗

当前肿瘤治疗的趋势为综合治疗,化疗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例如,部分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或同步放化疗后可达到治愈目的。中医院名誉院长曹泽毅教授为我们作了题为“妇科肿瘤的化疗——淋巴化疗”的精彩报告,曹教授首先带我们回顾了肿瘤化疗的发展史,并介绍了化疗需考虑的因素、化疗的原则、判断标准及化疗在不同妇科肿瘤中的应用现状。继而,带我们全面认识了淋巴系统在妇科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了妇科恶性肿瘤中淋巴转移的重要性。最后着重为大家介绍了妇科恶性肿瘤淋巴转移治疗进展及现状,提出了目前淋巴化疗的构想,并举例介绍了腹膜后置管淋巴化疗和盆腔腹膜外化疗方法,曹教授指出无论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腹膜后置管淋巴化疗和盆腔腹膜外化疗均效果良好且副作用小,但尚需积累更多临床病例,希望通过更多的临床实践,探索出有效治疗淋巴转移的新方法和途径。

吕卫国教授: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诊治过程中“陷阱”

浙江大学医院吕卫国教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特点,强调其对化疗最敏感且是目前唯一可以没有组织病理学证据就可以进行临床诊断的恶性肿瘤,接下来吕教授阐述了年FIGO最新修订的葡萄胎和非葡萄胎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的诊断标准,明确大家对GTN的认识;并阐述了GTN规范化治疗原则,强调GTN要实行分层化疗,并列举了低危、高危和极高危GTN的治疗原则;接着吕教授为我们指出了目前GTN在诊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诊情况:GTN与异位妊娠的相互误诊;肺癌误诊为GTN。详细举例介绍了间质部妊娠和肺癌误诊为GTN的诊治过程和诊治体会。在临床诊断与处理病人时应详细收集病史,充分结合血hCG、影像学和内窥镜检查等目前可利用的诊治手段,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误诊误治。

侯建青教授:腹腔镜下卵巢癌上腹部手术技巧及相关问题

医院妇产科侯建青教授首先阐述了卵巢癌初次手术的原则及常见手术方式,并用生动形象的手术图片和手术录像向大家呈现了腹腔镜下上腹部常见手术方式、手术易损伤部位及手术技巧,强调脾脏质脆易损伤,打结时注意力度的把控。随后,候教授先通过对网膜解剖结构的介绍,进一步讲述了小网膜、大网膜切除术的手术要点,着重指出切脾曲大网膜时的注意要点,此处易发生损伤。

吴鸣教授:卵巢癌精准治疗的最新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妇产科吴鸣教授以卵巢癌标准治疗的发展历程、治疗现状为序,引出今天的演讲主题——卵巢癌精准治疗,那么何为精准医疗?4个“right”概念——合适的病人、合适的药物、合适的剂量、合适的时间。接下来,吴教授阐述了BRCA基因突变与卵巢癌的相关关系,指出BRCA1突变患者随着年龄增加卵巢癌发病率相应增加,BRCA2基因突变者,50岁以后卵巢癌发病率呈递增趋势,继而深入讲解了卵巢癌患者常见异常基因通路,尤其是同源重组基因缺陷,其中多项研究发现:BRCA1/2和其他HRD并不少见。此外,吴教授强调不能依据组织学类型决定BRCA基因检测,并提出有无BRCA突变与患者的预后及治疗密切相关,并详尽地向我们呈现了PARPi治疗BRCA突变卵巢癌的临床研究及其结果。精彩纷呈地向我们展示了精准治疗在目前卵巢治疗中的运用,让我们对精准治疗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吴小华教授:中国精准医学背景下卵巢癌的遗传咨询及检测

上海医院吴小华教授就遗传性/家族性卵巢癌评估风险指南进行了解读,首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卵巢癌与遗传性肿瘤综合症相关关系,并指出BRCA基因突变和存在HRD的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疗结局,例举了常见的用于卵巢癌精准治疗的靶向药物。接下来,吴教授又分享了卵巢癌患者遗传咨询流程及内容,BRCA基因突变检测的适应人群、不同检测panel、其对卵巢癌患者预后监测的重要性及HBOC及HR相关基因突变高危人群的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最后,吴教授着重指出多种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及肿瘤易感基因与卵巢癌的发病相关;非粘液性卵巢癌均应接受BRCA检测;上皮性卵巢癌均应考虑接受多个卵巢癌遗传易感基因检测;预防性输卵管切除手术能够降低80%的卵巢癌发病风险及50%的乳腺癌发病风险。

Prof.CharlieGourley:TreatmentofBRCAmutantovariancancer

来自英国爱丁堡大学的CharlieGourley教授作了“BRCA基因突变的卵巢癌治疗”的精彩演讲,Charlie教授首先指出卵巢癌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系列疾病,并介绍了卵巢癌常见的基因突变。接下来,又为我们介绍了BCRA基因对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的影响,指出BRCA基因突变的患者易发生内脏转移、可能对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更敏感、可能从腹腔化疗获益。接下来,Charlie教授阐述了PARP抑制剂对BRCA基因突变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正常者,因此,BRCA基因检测可以预测其对PARP抑制剂的敏感性,同时也可以提供部分预后信息。接着,Charlie教授又以图片的形式向我们详细地介绍了Olaprib抑制剂对BRCA基因突变的卵巢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最后,Charlie教授与我们分享了他们治疗的一例卵巢癌患者的情况,该患者在复发后接受Olaprib治疗后,PFS:8年,至今85岁,除了胃口较差,无明显其它症状,治疗效果显著。

崔恒教授: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后化疗的策略及卵巢保护

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崔恒教授讲到,上皮性卵巢癌发病率较高且5年生存率较低。崔教授今天着重为大家介绍上皮性卵巢癌保留生育功能后化疗的策略及卵巢保护。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已呈现年轻化趋势,患者随着医学手术技巧的提高和医学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接受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治疗。这些患者大部分在术后需要进一步化疗作为辅助治疗。崔教授从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术后化疗的指征、方案、疗程及卵巢保护措施和常用药物等方面为我们呈现了精彩的讲座。

李力教授:SNPs预测卵巢癌化疗临床耐药

广西医院妇科李力教授为我们带来了“SNPs预测卵巢癌化疗临床耐药”的学术报告。李教授结合文献分别从卵巢上皮癌诊治现况、卵巢上皮癌一线治疗、SNPs与卵巢上皮癌化疗关系、卵巢上皮癌化疗耐药SNPs筛查、卵巢癌多药耐药相关SNP临床验证、卵巢上皮癌化疗SNPs文献六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预测卵巢癌化疗临床耐药的情况。阐述了目前卵巢癌临床多药耐药的瓶颈问题,认为多个SNP位点与临床耐药存在相关性,同时认为相关SNP位点检测有预测卵巢癌化疗耐药和预后的作用。最后,李教授进一步以ERCC基因表达量与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研究为例,更为深入地介绍了SNPs与临床耐药的关系。

王丹波教授:实现理想的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的理念支持

医院/医院王丹波教授作了题为“实现理想的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的理念支持”的演讲。王教授首先带领我们回顾了卵巢癌的基本特征,并对当下一系列的卵巢癌热点争议做一概述。继而,王教授从精准预测预后相关因素、精准认识生物学行为、精准手术和化疗理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强调肿瘤减灭程度与预后成正相关,并介绍其转移播散特点。就其精准手术切除范围做了详细讲解并向我们展示了丰富的相关研究数据。最后王教授给我们带来了精准化疗的理念,突出说明化疗耐药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并介绍了各种不同的化疗方案及其治疗效果和预后。

周琦教授:卵巢癌多学科诊疗现状与前景

医院周琦教授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卵巢癌的发病和死亡情况,通过1例病例分享,详细地介绍了卵巢癌治疗流程及多学科讨论的应用,并指出了目前在卵巢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周教授还列举了多种治疗方式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突出说明多学科配合对于卵巢癌治疗的重要性。并从MDT的基本特点、MDT模式实践的必备条件及卵巢癌的MDT瓶颈等方面进一步介绍了卵巢癌多学科诊疗现状与前景。

王平教授:复发性卵巢癌手术治疗的价值

医院王平教授以“复发性卵巢癌的手术治疗”为题,讲述了手术在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应用。王教授首先对卵巢癌复发的治疗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并从卵巢癌复发的迹象及证据、术前评估、手术目的、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方式、预后及其它类型卵巢癌的复发等方面做了详尽的阐述。举例介绍了术前评估的各种项目,强调了术前评估中PET/CT及血清CA的运用,并向我们展示了目前2个术前评估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最后就目前复发性卵巢癌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带我们了解了3个正在进行的关于评估手术对复发性卵巢癌价值的RCT试验。

彭芝兰教授:子宫内膜癌有关淋巴结清扫争议及思考

医院彭芝兰教授就子宫内膜癌淋巴结清扫相关问题进行了讲解。彭教授首先对淋巴结评估及切除术在妇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回顾了子宫内膜癌的基础知识,NCCN指南推荐对50岁且有明显家族史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遗传会诊及基因检测。随后,彭教授对子宫内膜癌淋巴结清扫存在的争议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进行了充分说明。就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技术及其评估原则和临床应用,认为采用SLNmapping技术,对早期患者可避免过度治疗,减少淋巴清扫的风险及并发症。最后,彭教授就超微病理分期进行了讲解,指出其应用可以有效提高I型内膜癌G1,2淋巴转移的阳性率,改变术后辅助治疗。

张福泉教授:妇科肿瘤放射治疗学科建设和发展

医院张福泉教授以“妇科肿瘤放射治疗学科建设和发展”为题,医院放射治疗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接下来张教授介绍了宫颈癌的治疗原则,说明了对分期不同的宫颈癌的治疗特点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其中着重讲述了放疗的流程,并借助CT图像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靶区的动态变化过程,指出靶区的确定是放疗的关键。此外,提出了宫颈癌现代放疗的新理念——追求治愈率,效价比好的治疗技术,保留功能的长期存活率。最后,张教授讲述了放疗在不同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赵霞教授:妇科肿瘤生物治疗进展

医院赵霞教授以妇科肿瘤生物治疗进展为题进行了精彩的讲座。为什么今天有如此多的癌症?赵教授为我们详尽的解释了原因,其中,免疫逃逸是肿瘤新增的重要特征,进而引出了新的肿瘤生物治疗方法——免疫治疗,肿瘤免疫治疗旨在增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功能,其常见的治疗方式有免疫细胞疗法和免疫负向调节分子阻断剂。赵教授深入地为我们介绍了这两种免疫治疗方式的治疗流程、方法及目前已有的治疗类型,拓展了大家对肿瘤治疗的认识范围。

张晓燕教授:CA——过去、现在、和将来

上海复医院张晓燕教授以“CA——过去、现在、和将来”为题进行讲述,提出精准的核心是打靶,打靶要看得到靶,即靶上的标志——肿瘤标志物,并从肿瘤标志物的定义、认识过程、盆腔肿块特别是卵巢癌常见的肿瘤标志物等方面阐述了肿瘤标志物的重要性,最后着重介绍了与卵巢癌密切相关的肿瘤标志物CA的结构特点及与卵巢癌的相关性,指出CA可能促进卵巢癌细胞恶性行为,其可能成为卵巢癌治疗靶点,随后介绍了目前已有的针对CA靶点的相关靶向药物,期待后续更为深入的相关研究。

尹如铁教授:外阴鳞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

医院尹如铁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外阴鳞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的专题报告。外阴癌发病率占妇科恶性肿瘤的4%,本病多无症状,30%-35%的患者诊断时即为III-IV期,组织学类型90%为鳞癌。晚期VC常见治疗方法有:手术、同步放化疗、综合治疗及厄洛替尼靶向治疗。新辅助化疗的引入明显改善了外阴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情况,NACT方案多种多样,尹教授为我们详尽阐述了当前外阴癌新辅助化疗的各种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以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最后,尹教授总结到:NAC对晚期/复发外阴鳞癌有效,可作为治疗手段之一,但因本病发病率低,文献报道的NAC方案多来自于对子宫颈癌、头颈部鳞癌等,对VC的疗效差别大,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专题讨论

大会以现场问卷的形式,来加深与会代表对上午精彩讲座的理解,并由周琦教授、吴鸣教授、吴小华教授、李秀琴教授、崔恒教授、李清丽副教授依次揭示答案,并对结果进行详细地解释。旨在借助此项环节,增强大家对BRCA基因、其基因检测及BRCAm患者相关治疗的认识和理解。

摄影:余欣

中国妇产科网征稿启事

稿件须原创,无版权冲突,稿件一经录用,即支付稿酬。

征稿涉本学科各领域内的进展,如个人综述、病例总结、特殊病例报告、地方新闻、临床感悟、科普文章等。

投稿邮箱:editor

yapot.cn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曝光
十月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byjj/80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