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T简讯第期复旦大学附属中

2022-8-2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年1月23日12:15-13:30,医院胰腺肿瘤MDT团队(胰腺外科、肿瘤内科、肝外科、中医科、放疗科、介入科、病理科、内镜中心、放射科、核医学科等10个科室共14名教授共同参与)在15号楼3楼多功能厅开展第期MDT研讨会。

本次MDT门诊,共有12例病例,现选择其中2例进行相应报道。

病例1

患者男性,71岁,于30年前发现VHL综合征,后于年及年因小脑血管母细胞瘤(自述,未见正式病理报告)行手术治疗,后又因肿瘤复发,分别于、、及年行γ刀治疗,术后恢复可,无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07于外院体检发现左肾下极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07-19本院MRI示:胰腺多发囊性占位,IPMN机会大;脂肪肝,肝及双肾多发囊肿(肾内局部复杂囊肿);胆囊小结石。20天前,患者至我院复诊,-01-02查MRI示:胰腺多发囊性占位,较前胰尾病灶缩小、信号改变,IPMN机会大;左下肺小结节。后于-01-10查PET/CT示:考虑胰腺MT可能,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转移不除外,结合临床。患者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可,二便无殊,胃纳可,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史:年于外院行升结肠MT手术,术后病理提示:腺癌;后予化疗4次。

影像科王明亮教授查阅我院影像资料后认为:患者胰腺内见多发囊性灶,增强后胰头病灶见分隔样强化,囊壁欠规则,胰管略扩张;大者位于胰体尾,病灶较前缩小,目前考虑患者胰头MT可能性大。

核医学科顾涛颖教授阅PET/CT片后认为:患者胰腺见多发囊性灶,部分融合伴糖代谢异常增高,胰头部病灶平均CT值15.3Hu,最大SUV值为5.0,主胰管扩张,倾向于胰腺MT可能。

胰腺外科吴文川教授认为:患者虽曾有升结肠MT的病史,但与此次胰腺病灶发现时间间隔较长,转移可能性小,考虑胰腺MT,建议手术治疗。

胰腺外科楼文晖教授认为:患者目前患有VHL综合征,虽胰腺囊肿恶变率低,但结合患者MRI与PET/CT,考虑胰腺MT可能大,建议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经过讨论后专家一致认为:建议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病例2

患者女性,68岁,-10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黄,医院化验肝功能提示肝酶升高、胆红素升高,MRI发现胰头占位。后就诊我院,于-11-20行胰十二指肠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导管腺癌,分化II级,侵犯胰腺被膜周围脂肪组织、胆总管壁粘膜层及十二指肠壁肌层;神经束见癌侵犯,静脉壁见癌侵犯;小肠系膜根部淋巴结检见癌转移,余未见转移;胰腺切缘及胆总管切缘未见病变累及。患者术后恢复可,于-01-08起共行六周期吉西他滨+替吉奥联合辅助化疗,后予中药治疗。-10-18复查CA19-9明显升高,达.1U/mL,-10-26PET-CT:1.全身未见明显复发转移征象。后多次复查CA19-9均逐步升高(47.2→.9→.1→.3)。近一月来,患者出现明显腰背部疼痛。-01-16本院CT:胰十二指肠术后,腹腔腹膜后多发小及轻度肿大淋巴结,请随访;脂肪肝。发病以来,患者胃纳可,二便无殊,体重无明显变化。

影像科王明亮教授查阅我院影像资料后认为:患者胰十二指肠术后,对比上次CT检查结果,目前腹腔腹膜后新发多个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

介入科吴莉莉教授认为:患者目前出现腰背疼痛,CA逐步升高,CT见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神经侵犯,建议放疗。

肿瘤内科周宇红教授认为:虽-10-26PET/CT示:全身无明显复发转移征象,但目前患者CA持续升高,出现明显腰背部疼痛,建议再行PET/CT,进一步评估患者病情。

胰腺外科楼文晖教授认为: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肿瘤标志物以及近期CT检查结果,考虑复发转移,建议再次行影像学评估,行放化疗治疗。

经过讨论后专家一致认为:建议再次行影像学评估,行放化疗治疗。

经过1个半小时激烈讨论,第期MDT研讨会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结束了,感谢与会的诸位教授与护理部的各位同仁,以及患者们的支持。医院胰腺团队将不断努力,优化方案与思路,引进新技术,秉承患者利益至上的原则不断为更多的患者提供专业的诊治方案。

-------------------------------------------------------

点击标题下方蓝色字“中山胰腺肿瘤中心”或扫描最下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hlbk/137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