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中山1岁男孩持续高热淋巴肿大,竟是因
2020-10-1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可爱呆萌的外表
柔软的毛发
楚楚可怜眼泪汪汪的大眼睛
让我们格外心动
我们一边在网络上云吸猫
一边每日三省吾身
什么时候能有猫?
什么时候能有猫?
什么时候能有猫?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
吸猫
发热又肿大,淋巴结炎?非也
近日,医院小儿风湿免疫科接诊了一位这样的患者,1岁的小文(化名)突发高热,紧接着下颌也出现了一个包块,并且肉眼可见的一天天增大,小文的妈妈赶紧带着小文四处求医,刚开始以为只是单纯的“淋巴结炎”,谁曾想“消炎药”用了1周余,最高体温仍达40℃,几经辗转,医院小儿风湿免疫科。
入院后医生仔细询问了孩子的病史并给孩子做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初步的检查结果基本正常,但是孩子还是反复高热......
风湿免疫科李小琳主任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排外血液肿瘤及风湿免疫性疾病后,最后在孩子的血检结果中发现了重要线索:汉氏巴尔通体(+),由此锁定了一个临床非常少见的疾病——猫抓病。
随后,小文的妈妈回忆起自家邻居收养了很多流浪猫,科室针对小文的情况进行全科病历大讨论,并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为孩子制定了详细的诊疗方案并且积极的调整了抗感染药物,慢慢的小文烧退了,肿大的淋巴结也明显缩小,病情稳定后顺利出院了。
什么是猫抓病?
科普
巴尔通氏体病
研究表明,40%的猫身上都会携带一种名为“汉氏巴尔通体”的病原菌,通常通过跳蚤在猫中传播,具有广泛的致病性。当人被这样的猫抓伤、咬伤、甚至舔后,这种病原体就会感染人体,从而患上巴尔通氏体病,俗称猫抓病。
猫抓病通常表现为抓伤处皮肤出现丘疹、水疱或脓疱,局部有淋巴结肿大(伤口引流区域淋巴结肿大),可累及单个或多个淋巴结,部分病例伴有全身不适、乏力、低热等症状,10%~15%的患者会出现猫抓病的不典型表现,可伴或不伴有淋巴结病变,如果婴幼儿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不仔细容易导致漏诊、误诊。
如何治疗和预防?
猫抓病目前没有特效药,也没有相关疫苗,该病多为良性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只有某些免疫功能低下者才可能发生肝脾、脑等严重并发症,极个别的会死亡。大多数是轻症,能自愈,重症需进行抗感染治疗,若疗效欠佳,后期可对肿大淋巴结行手术切除。
专家建议
1.被猫咬抓伤后,应及时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2.日常要注意饲养宠物的卫生,要做到预防消毒,消灭其身上跳蚤等传播细菌的媒介。
3.鉴于猫抓病可对免疫功能低下者造成严重后果,所以慢性病、免疫功能低下者及有幼儿的家庭最好不要养宠物,不要和宠物过分亲密接触。
4.被猫咬抓伤后如果出现淋巴结肿大、发热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将被猫咬抓伤的病史告诉医生,以利于正确诊断,及时治疗。
来源:医院、中山新闻,转载目的在于网络分享传播正能量。所有文章不代表本号观,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处理!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消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