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第35期尼妥珠单抗治疗纵隔低

2021-3-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本期讲者介绍

一、病情介绍基本情况:患者候某,男,52岁,河北张家口人,因“确诊纵隔低分化鳞癌7月余”于-11月入院。现病史:患者年1月体检发现纵隔占位性病变,当时未行诊治,后于医院行胸部CT检查示纵隔内多发占位。-3-21于我院行超声气管镜下纵隔淋巴结穿刺活检术,病理示:左纵隔纤维素样渗出物中见少量慢性炎性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4-4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纵隔穿刺之纤维组织内见小细胞恶性肿瘤组织浸润并伴坏死,免疫组化考虑为鳞状细胞癌,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门诊经检查以"纵隔鳞癌"收入院。体格检查:KPS90,NRS0,Wt61Kg,Htcm,BSA:1.66m2。体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影像学检查:全身PET/CT(-4-16医院):纵隔多发结节及肿块,符合恶性肿瘤,胃壁大弯侧增厚,代谢弥漫增高。病理学及其他检查:病理(-4-4):纵隔穿刺之纤维组织内见小细胞恶性肿瘤组织浸润并伴坏死,Ki-67(+75%),TTF-1(-),CgA(-),Syn(部分弱+),CD56(-),CD56(-),CK5(+),p63(+),考虑为鳞状细胞癌。二、疾病诊断

纵隔低分化鳞癌TxNxM1Ⅳ期

三、治疗策略

化疗+靶向治疗+局部放疗

四、治疗方案

第一阶段治疗:化疗及靶向治疗

治疗方案:白蛋白紫杉醇mg静滴d1-2、洛铂50mg静滴d1、尼妥珠单抗mg静滴d0,7,14

时间:-4-20、-5-14、-6-6、-6-27

不良反应:全身乏力,2级消化道反应,化疗后预防升白,骨髓抑制0级

评价疗效:PR

第二阶段治疗:放疗及靶向治疗

放疗:-6-26至2-19-8-2放疗靶区纵隔残留靶病灶pGTVDT=65Gy/25F,相应纵隔淋巴引流区PTVDT=50Gy/25F

期间联合靶向治疗:-7-18,-7-25,-8-1,-8-9,-8-16尼妥珠单抗mg/w

评价疗效:PR

第三阶段治疗:化疗及靶向治疗

治疗方案白蛋白紫杉醇/mg静滴d1/2、洛铂50mg静滴d1、尼妥珠单抗mg静滴d0,7,14

时间:-8-24、-9-19、-10-30、-11-23

不良反应:全身乏力,2级消化道反应,化疗后预防升白,白细胞4度骨髓抑制(末次洛铂减量之45mg)

评价疗效:PR

治疗后复查全身PET/CT(-10-25):与-4-16比较原纵隔多发放射性异常增高结节及肿块明显缩小,代谢明显减低,考虑治疗有效。

五、相关副反应

4度白细胞骨髓抑制、2度神经毒性

六、经验与总结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方案为晚期纵膈鳞癌的基础治疗,本例纵膈鳞癌患者,在白蛋白紫杉醇联合铂类基础上联合尼妥珠单抗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尼妥珠单抗为人源化单抗,人体排异作用较小,未发现与尼妥珠单抗相关的毒副作用。尼妥珠单抗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同步放疗,对于晚期纵膈鳞癌患者可作为新选择。纵膈鳞癌首选手术治疗,对于有淋巴结转移,肿瘤侵犯或包绕大血管等情况,手术不能进行,该例患者为晚期纵膈鳞癌,既往数据显示,白蛋白紫杉醇联合铂类具有较好疗效,同步或续贯放疗,具有较高PFS率,在此例患者就使用了白蛋白紫杉醇联合洛铂的方案,同时在此基础上联合尼妥珠单抗。实施了4周期诱导化疗,其后实施放疗,放疗期间采用尼妥珠单抗同步靶向治疗,后期又进行了4周期的化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欣生时间

有趣的灵魂在等你

长按扫码可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jbzd/117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