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案例结肠癌伴肝转移转化治疗病例分

2021-4-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结肠癌肝转移是结肠癌的晚期表现形式之一,也是结肠癌从结肠转移到肝脏上的一种表现形式,结肠癌的肿瘤细胞随着结肠的静脉血流,回流进入肝脏,从而在肝脏上定殖生长,形成转移肿瘤。常见症状有:1.肠梗阻,可能会伴有腹胀、肠高渗等症状。.腹部肿块,肿块常位于右腹部,肿块表面可有结节感,合并感染时可有压痛。3.不同程度的腹痛,常有坏死和继发感染,有时还会出现餐后腹痛。4.进行性贫血、晚期肝转移患者可出现贫血、低热、进行性消瘦、肝肿大、水肿、黄疸、腹水等症状。肝转移患者大部分无法直接进行手术治疗,通常经过转化治疗再行手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效果。为此,医院为您带来一例结肠癌伴肝转移转化治疗病例分享。

病例详情

基本情况

患者,男,40岁,因“右上腹痛3月余”于.4.10入院。

既往史:患“高血压病”1年,服用美托洛尔;现已停药,平时血压控制可。

否认糖尿病、心脏病、脑血管病史。

入院检查:

全身浅表淋巴结位触及肿大,右上腹深压痛,未触及反跳痛。肛诊阴性。

辅助检查

CEA9.16ng/mL;CA.93ng/mL;CA.80ng/mL;BMI4.Kg/m2;

外院CT示:1.右侧升结肠、肝区增厚并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结肠癌,并可能周围受侵,转移;.肝脏转移瘤。

肠镜:(距肛门30cm)息肉,(距肛门70cm)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局灶黏膜内癌变。

腹部或其他部位增强CT、MR、超声

诊断:同时性结肠癌伴多发肝转移cT4NxM1aIVA期

MDT讨论策略

原发灶:可切除

转移灶:潜在可切除

治疗目标:转化治疗,缩小肿瘤,争取手术

转化治疗(或一线姑息治疗)?

全身化疗联合靶向治疗?(根据RAS基因检测情况)

全身化疗联合局部放疗?(长程或短程)

直接手术治疗?

同时性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

异时切除原发灶和转移灶:先原发灶?先转移灶?

转移灶切除?射频?

点击下方,参与投票

MDT讨论

胃肠、肝胆外科:评估当前患者全身情况,并依据转移性结直肠癌临床治疗路径予以判断。首先,患者是否适合治疗?答案是肯定的,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对治疗能够耐受。第二,原发灶是否有症状,该例患者并未出现明显的原发灶导致的临床急症。第三,患者当前仍为寡转移状态。接着判断患者是否可达到无瘤状态(NED),该例患者评估后为可能达到NED状态。

肿瘤内科:这是一个初始可切除的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既可直接切除,也可行新辅助治疗后切除,目前一般根据CRS评分选择是否术前化疗,对于此患者,肝脏病灶多发,淋巴结转移较多,原发肿瘤侵犯子宫,达T4,综合考虑,建议行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方案选择上,患者KRAS突变,可考虑双药化疗或化疗+贝伐珠单抗,虽然没有大样本的证据表明贝伐珠单抗在新辅助上的生存获益,鉴于贝伐珠单抗在转化治疗上的地位,以及小样本证据表明贝伐珠单抗在新辅助治疗中的意义,本患者也可考虑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新辅助治疗。

放疗科:当前,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CCN)指南中指出,术前放疗已经成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治疗选择之一。通过术前放化疗联合方案能够为患者带来较好的近期效果,并且为后续手术治疗创造良好条件。本例患者影像学提示,肿痛对盆腔已有一定侵犯,如患者没有明显不能耐受的情况,或可以考虑在术前给与盆腔同步放疗,进一步提高治疗疗效。

综上专家意见,考虑到该患者为同时性结肠癌伴肝转移cT4aN1M1aIVA期。由于当前原发灶可切除。高度风险。无症状:转移灶潜在可切除。因此考虑给予术前药物治疗。但应当选择单纯化疗还是靶向药物+化疗呢?

OLIVIA、GONO等多项研究显示,无论RAS突变与否。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可提高客观缓解率(ORR)。贝伐珠单抗ORR优于化疗,可增加转化成功机会。

根据各大指南诊疗规范,本次术前辅助治疗选用“贝伐珠单抗+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qw*6cycle

诊疗经过

转化治疗(或一线姑息治疗)

.4.15—.5.7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周期

奥沙利铂:00mgD1;卡培他滨:1.50gPoBidD1-14;q3w

疗效评价

周期化疗后复查CT

复查显示:结肠病灶缩小;肝脏病灶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R),且趋于稳定;预行第三周期化疗治疗,患者进食熟牛肉后出现肠梗阻,保守治疗无效,决定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术后病理诊断

pT3NaM1aIVA期;

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MSS

术后第10天行肝脏转移灶射频消融。出院休养。

术后化疗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

患者术后第六次化疗期间出现皮肤黄染、瘙痒等梗阻性黄疸症状。

CEA:16.39ng/mL;AFP:1.89ng/ml;CA15:8.86U/ml;CA:4.19U/mL;CA74:83.37U/ml;

总胆红素.9umol/L;直接胆红素.7umol/L;间接胆红素44.umol/L;

疗效评价:PD

下一步治疗策略讨论

疾病进展,更改为二线治疗

更改全身化疗方案+原靶向跨线?

更改全身化疗方案+更改靶向治疗?

更改全身化疗方案?

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行彩超引导下肝脏穿刺置管胆汁外引流。

二线治疗于00--10、00-3-11行伊利替康+氟尿嘧啶联合贝伐珠单抗口服靶向药物治疗周期。

结肠癌肝转移是临床治疗的热点,本病例中患者初期治疗效果理想,随着治疗的持续,出现了棘手的进展并同时导致梗阻性黄疸。针对此病例,复习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有没有哪些方面能够防止后续的复发。一旦复发,什么样的方案选择对其是最好的治疗?这些都是值得临床医生思考的问题。

病程回顾

病程回顾

病例小结

1.ICls对于BRAF突变患者而言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的治疗手段,无论VE突变或者non-VE突变均可从ICI治疗中获益。.这是一例在BRAFVE突变且PD-L1高达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中一线应用AP化疗联合ICI治疗获得长期PFS(1个月)的成功探索。3.化疗联合ICI治疗的毒性管理更具挑战,特别对于肝毒性的管理需要积累更多经验和数据。4.因毒素性暂停I0在毒性回复后重新开始I0治疗仍需谨慎。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合作联系邮箱:medical_live

talkmed.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jbzd/121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