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程建平晚期结肠癌伴肝多发转移
2021-4-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编者按:年度“例例精彩”mCRC精准治疗病例大赛区域赛落下帷幕,在此感谢每一位参赛医生带来的精彩病例。我们将陆续分享区域赛中的优秀病例,与各位同道交流诊疗心得。
本期病例提供者:程建平单位:医院病例详情↓↓↓
病例简介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男,70岁。
主因间断便血1月,于年1月就诊。
现病史:
-12大便带血。
-01我院结肠镜检查:直乙交界肿物,病理回报:腺癌。
肿瘤标记物:CEA8.75ng/ml,CA.8U/ml,CA.2U/ml
既往体健
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身高cm,体重52kg,体表面积1.55m2,ECOG1级。
基线检查(肠镜)
结肠镜:退镜距肛门缘8-18cm可见溃疡型肿物突入肠腔,边界不清,表面糜烂,质脆,触之易出血,环绕3/4肠腔,内镜可顺利通过。
病理回报:腺癌。
免疫组化:pMMR。
基因检测:BRAF、KRAS、NRAS均野生型
基线检查(CT)全腹增强CT:肝内多发低密度影,边缘不均轻度强化,结合病史,考虑转移瘤。直肠及直乙交界占位,并周围淋巴结转移。胸CT:(-)骨扫描:(-)头颅MRI:(-)全身浅表淋巴结B超:(-)一线治疗初始诊断
直乙交界腺癌cT4aN+M1aIVA期
肝多发转移
肠系膜淋巴结转移
BRAF、KRAS、NRAS野生型
pMMR
治疗目标左半野生型结肠癌患者,肝脏转移灶大小不等约17枚,属于初始不可切,首先进行转化治疗。
治疗方案
一线方案:mXELIRI+西妥昔单抗
具体方案:伊立替康mg/mmg(C1),mg(C2-C12)d1;卡培他滨mg/m2早1.5g,晚1.0g(C1),1.0gbid(C2-C12)d1-10;西妥昔单抗mg/m2mgd0q14d
不良反应:C1后Ⅱ°胃肠道反应,腹泻,患者不能耐受。后期减小剂量后,患者耐受性改善。
文献回顾
8年,NicolasMoosmann和VolkerHeinmann的一篇综述提示,XELIRI+西妥昔单抗的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与西妥昔单抗联合XELOX疗效相当。不过因为伊立替康剂量的问题,前者毒副反应较大。(ClinColorectalCancer.8;7(2):-.)
年,德国研究组在JCO发表的一项研究,在调整伊立替康剂量后,西妥昔单抗联合卡培他滨和伊立替康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是安全有效的。(JClinOncol.;29(8):-.)
科室数据:
我科一项晚期结直肠癌回顾性研究显示,CET+mXELIRI组(n=32)和CET+mFOLFIRI组(n=36)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P=1.)
两组患者的cCR:CET+mXELIRI组(n=32)中2例患者cCR(6.2%),CET+mFOLFIRI组中1例患者cCR(2.8%)
中位PFS分别为10.5月和9.9月,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疗效评估
4周期治疗后,CT检查提示达到PR,12周期继续维持PR。
下一步治疗MDT讨论
经多学科讨论,结合病人情况,建议继续内科治疗。
维持治疗方案伊立替康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13周期(-8-2至-2-4)
西妥昔单抗mg/m2mgivgttd0
伊立替康mg/m2mgivgttd1q14d
疗效评估病情进展
二线治疗患者病情进展后,给予XELOX+BEV方案二线治疗。共3周期(-2-21至-4-4)
奥沙利铂:mg/m2mgd1
卡培他滨:1mg/m21.5gbidd1-14
贝伐珠单抗:7.5mg/kgmgd1q21d
2周期后评效
治疗总结这是一例左半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肿瘤负荷较大,初始为潜在可切除。年1月开始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mXELIRI方案,12个周期,评效达到PR。之后给予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维持治疗,共13个周期。PFS达到13个月。病情进展后,给予XELOX联合贝伐珠单抗二线治疗,共3个周期。
专家点评-结肠癌肝转移潜在可切除病例,病例较典型,病史陈述条理清晰,MDT意见表述明确,资料比较完整,是一份较好的病例。建议在多学科讨论环节,全面呈现各个科室的讨论意见。此外,在长期用药过程中,在评效环节,也应考虑原发灶和患者症状的变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