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

2021-9-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年3月24日是第2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

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

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人体除头发和牙齿外,各器官系统都有可能受到结核菌感染。但结核菌80%以上侵犯的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俗称“肺痨”。

肺外结核是指结核菌通过呼吸系统感染而使人患肺结核病,还可以由肺部病变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播散到人体的各个脏器。发生在肺部以外各部位结核病。目前,常见肺外结核临床治疗已取得明显进步,尤其是化学治疗的进展使很多需要外科治疗的肺外结核患者免除了手术痛苦。同时外科手术方式的改进,及手术后强有力化疗提高了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减少了术后复发。虽然肺外结核一般不具有传染性,但可以给人造成痛苦和严重危害,也应当重视,做到早发现、坚持全程合理化疗。

常见肺外结核有以下几种:淋巴结核(俗称“瘰疬”是最常见肺外结核病)、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俗称“五更泻”)、肾结核、附睾结核、女性生殖结核(包括输卵管、子宫内膜、卵巢结核)、骨关节结核、脊柱及关节结核、泌尿及生殖系统结核、腹腔结核及肠梗阻。其他的还有皮肤结核、眼部结核、耳鼻喉结核、舌结核等。在所有的肺外结核当中,以淋巴结核最常见。

如何感染、发病和传染?

结核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结核病人在其咳嗽、大声说话、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中含有结核菌,因此有咳嗽症状的排菌病人是最主要的结核病传染源。

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菌的毒力和身体抵抗力的强弱,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通常无任何症状,但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发病。

古老的肺结核曾是不治之症

你的体内可能就有结核杆菌。

不要惊讶,全球70亿人中,四分之一的人都在和结核杆菌共存,绝大部分人可以和它相安无事。

结核杆菌进入人体后,会找到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暗中蛰伏。人体免疫力强时,它龟缩不前;人体免疫力一旦下降,它便伺机而动,迅速繁殖,展开攻击,并在人咳嗽时逃出体外,寻找下一个宿主。结核杆菌可以侵及许多脏器,不过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肺结核。

有5%—10%的人,体内的结核杆菌会“活”起来,在某个时刻成为结核病人。

人类与结核病缠斗数千年。古埃及金字塔中的木乃伊胸部,我国马王堆出土的女尸肺部,人们已找到感染结核病的痕迹。很长时间内,肺结核是不治之症。病人脸色苍白、消瘦,发热、咳嗽、咯血,渐渐委顿。

“白色瘟疫”“十痨九死”是它真实的残忍面目。鲁迅笔下,穷苦百姓花大钱买来蘸着烈士鲜血的馒头试图治疗痨病,这是愚昧无知,也是走投无路。

患上结核病,人就是拿身体去和病菌打消耗战。只是有很长一段时间,备受病痛折磨的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敌人是谁。他们以为患病是遗传,或是糟糕的空气所致。十九世纪,欧洲每7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死于结核病。德国医生罗伯特·科赫说,相比结核病对人类的危害,即使那些最可怕的传染病如鼠疫、霍乱也应列于其后。

百年前,人类才发现结核杆菌。

结核病的症状

结核病常出现午后低热、食欲减退、疲乏、夜间盗汗,累及不同脏器时会表现出相应症状。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咯痰,伴痰中带血、胸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淋巴结核常出现颈部肿块、疼痛。

结核性脑膜炎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

肠结核有间断性腹痛、腹泻、便秘、恶心与呕吐、胃胀等消化系统症状。

骨结核表现为关节功能障碍、肿胀、疼痛甚至畸形。

如何预防

一、接种疫苗,这是一个预防疾病的有力武器,我们国家的政策是新生儿免费接种卡介苗,这可以有效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的发生,但仍不能完全避免被传染。

二、当要进入较高风险场所时,须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三、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场所,比如教室、集体宿舍等。

四、增强自身免疫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均衡饮食,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保持愉悦的心情。

世界需携手对抗结核病

多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寻找可以根除结核病的药品、疫苗和技术手段,但防控进展缓慢。

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高级项目官桓世彤指出,这是因为结核病药物研发成本高,缺乏可持续的市场提供利润回报;政府科研资金支持不足,私人和企业更没有动力和能力入局。

结核病如今多发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整体的商业环境中,结核药物研发容易被忽略。此前,加拿大遏制结核病组织撰文呼吁,我们不应该只在高结核病负担地区才能听到结核病界的声音,发达国家也应该对实现结核病防治的既定目标作出承诺。

毕竟,结核病没有国界之分。每个人都面临风险。

全球共治,联手攻关才是正途。目前,非营利组织全球结核病药物研发联盟正在寻找抗击结核病的药物,确保其所有合作伙伴研发的药物,能让患者负担得起、容易获取并可普遍采用。

年,我国结核病患病率为/10万,结核病死亡率达到/10万。新中国成立后,从防到治,社会各界也跟肺结核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建起了“防、治、管”三位一体的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结核病监测模式。

全国结核病疫情持续下降,报告发病率已降到年的59.3/10万。去年,八部门联合印发《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年)》,明确到年“全国肺结核发病率降至55/10万以下,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3/10万以下)”的总体目标。

人民至上。这是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也是履行终止结核病的国际承诺。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终止结核病战略》。年的目标,是使因结核病死亡人数较年减少90%。但目前,全世界以及大多数区域和国家的进展速度还不够快。

结核病没有远去。控制并最终消灭结核病是有利于全球健康的事业,因此也是全球社会的共同职责。

历史将评判我们,世界还要共同努力。

扫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jbzd/127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