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防控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治措施

2020-8-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牛结节性皮肤病

牛结节性皮肤病(LSD)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的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以患牛发热、皮肤、黏膜、器官表面广泛性结节、淋巴结肿大、皮肤水肿为特征的传染病。

一、病原学特性

LSDV的自然宿主主要是牛,各品种牛均易感。发病率5%-85%,死亡率可达20%,其中泌乳牛发病最严重。

LSDV广泛存在于皮肤、真皮损伤部位、唾液、淋巴结等处。

临床和亚临床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来源,其中活牛移动是病毒传播的重要原因。

二、临床症状

该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2~5周。病牛体温升高,可达41℃以上,呈持续稽留热型。初期表现鼻炎、结膜炎、角膜炎。试验性感染后第4~12天体表皮肤出现硬实、圆形、隆起、直径1-5cm的结节,触摸有痛感,尤其是头部、颈部、胸部、会阴、乳房和四肢。

病牛体表淋巴结肿大,以肩前、腹股沟外、股前、后肢和耳下淋巴结最为突出。眼、鼻、口腔、直肠、乳房和外生殖器等处黏膜也可形成结节和溃疡。泌乳牛可发生乳房炎,泌乳量下降,孕牛流产,公牛病后不育,肉牛生产性能下降,皮张无法利用。

三、防控措施

(一)对确诊病例,要立即扑杀并无害化处理所有发病牛,做好同群牛的临床监视,彻底清洗消毒养殖场及周围环境,杀灭蚊蝇等昆虫媒介。

(二)采用国家批准的山羊痘弱毒活疫苗对疫情所在地的健康牛进行紧急免疫接种。疫区内活牛按照规定限制移动。

(三)加强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疫情来源和病毒可能传播的方向,及时消除疫情隐患。

(市动物疾控中心防控科:李艳明供稿)

“汉中畜牧兽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lczl/104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