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福尔摩斯一样破解病因1

2021-3-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病例资料:

患者,女,58岁。

现病史:患者因“头昏、乏力、尿频、发热、口干数天”到医院就诊,应用抗生素治疗后患者的发热症状消失,但是乏力、不适症状仍然存在。患者突然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平卧时收缩压为mmhg,心率88bpm,站立后收缩压降为84mmhg,心率升达92bpm),在急救室中进行补盐液(ml)治疗,症状好转,回家。一周后,患者再次由于乏力、尿频、恶心、医院接受静脉补液治疗,近一月来,体重下降4.5公斤。

既往史:患者有狼疮皮肤病史(已控制,口服羟化氯喹mgbid治疗)、甲减(口服左旋甲状腺素25ugqd治疗)、骨质疏松(阿仑唑奈70mg1次/1周治疗)、高脂血症(帕伐他丁20mgqd治疗)、尿路感染病史,有左侧卵巢囊肿切除术史。无结核接触史。

个人史:与丈夫和三个孩子同住,20年抽烟史(每天一包),极少饮酒,无结核病接触史。

家族病史:母亲患口腔癌和膀胱癌,2个姊妹有Graves’病,其中一人还患血色素沉着症。   

体检:除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直径大小2cm,无压痛)外,无明显阳性体征。

实验室检查:尿试纸测试实验示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阳性,尿培养示大肠埃希菌,菌落计数cfu/ml;血生化检查:血钠mmol/L,血氯96mmol/L,血钾2.9mmol/L,血尿素氮4mg/d,肌酸酐0.9mg/d,葡萄糖94mg/dl,白细胞计数/mm3,红细胞压积37%,血小板/mm3,抗核抗体1:40。

这个病例若让中医来诊断的话,不用三分钟,辨证诊断就出来了。十个中医会有五个以上不同的诊断。

然而,西医的诊断过程就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步步悬疑,却逻辑严密,无可辩驳。结果显示后,每一个医生都恍然大悟,除了感叹获益匪浅外,无话可说。

诊断学有一个原则叫“一元论”,就是说,要尽量用一个疾病来解释所有的症状。但是,本例给人以千头万绪之感。尿频、发热,尿试纸和尿菌检查等提示有尿路感染,但显然,这最多是个并发症,不是主要诊断。

既往并存有多种自身免疫性和代谢性疾病,然而,这些病是真的并存,还是有一个隐蔽的共同机制?淋巴结肿大和消瘦是否提示肿瘤?是的话,在那个部位?电解质紊乱如何解释?体位性低血压又如何解释?以上疑问纷至沓来,怎样从中选择一个突破口,就看医生的经验和灵感,是的,诊断也会有灵感。

患者的体位性低血压是个突出的症状,以此入手进行病因追究。体位性低血压约有40种病因,分三大类,依据病史大致可以排除药物性一类,体格检查对神经系统进行评价也可以排除神经性。很容易想到心血管性,范围大大缩小,联系到乏力、恶心、呕吐,及低钠、低钾等表现,自然想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于是追查,患者入院后早上8:00,皮质醇值为为3.2μg/dl。皮质醇水平根据垂体中释放的促皮质激素的不同而产生动态变化,其在早上8am左右达到峰值,使之成为评判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最佳时间。在正常人群中,早晨的皮质醇值在8-10ug/dl或高一点都说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正常。疾病或者应激状态会导致更高的皮质醇值。本例显然低于正常,证明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然而,诊断并未结束。因为尚要判明是原发性(双侧肾上腺大部分被毁所致)还是继发性(下丘脑和垂体的病变所致)的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为此作促皮质醇激素刺激试验前后的清晨血浆皮质醇。试验证明虽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但是,病变不在肾上腺皮质,而在大脑的垂体或下丘脑。这可以作磁共振或CT证明之。

磁共振的结果显示大脑鞍区肿块,至此,明确了继发性肾上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

但还不够,这个肿块是什么?现在结合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体征,可以将鞍区病变缩小到以下可能:淋巴瘤、转移性的固体肿瘤和结节病。垂体腺瘤和蝶鞍区肿瘤(如颅咽管瘤,脑膜瘤,松果体瘤,脊索瘤,视神经胶质瘤)是最有可能导致垂体机能减退的恶性肿瘤。系统性淋巴疾病导致的垂体机能减退症则较为罕见。由于其他部位的肿瘤细胞转移致下丘脑垂体部位是较为异常的,而在已报道的该种转移中,乳腺癌和肺癌的转移病例就占了三分之二。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也是可能的诊断,许多患该疾病的患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础因素。然而,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一般在年轻人中发病,同时,像垂体卒中,颈动脉瘤,遗传性血色病这些疾病一般不会伴随有全身系统性的淋巴结病变。由血色素疾病导致的垂体衰竭其表现有可能是隐藏的。由出血或梗塞导致的垂体衰竭则会表现为剧烈头痛、视觉障碍,意识状态改变以及内分泌功能障碍。

为了更进一步评判该病人淋巴系统情况,做了胸部、腹部以及盆腔的CT扫描。结果显示腋下、锁骨上,纵膈,上腹部,腹膜后以及盆腔区域都有淋巴结肿大。于是在入院第三天对颈部淋巴结进行活检。结果为“乳腺导管癌”。标记物检测结果显示原癌基因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再做乳腺钼靶检测,结果显示左侧乳房有直径为0.5cm的边缘肿块,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与淋巴结活检一致。为了排除其他非相关的肿瘤可能,也进行了下丘脑活检并且结果显示与乳腺导管癌的转移相一致。

到这一步,诊断终于确定无疑,像钉子钉在木板上一样确定,是乳腺癌。但乳腺并没有首先发现异常,而是转移到脑垂体,引起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从而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等一系列症状。

中医污蔑西医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本例诊断从体位性低血压入手,追踪到到肾上腺皮质,到脑垂体,到淋巴结,最后追踪到乳腺的一个0.5厘米的肿块,过程清晰,逻辑谨严,可以媲美福尔摩斯探案,这才是现代医学的真面目。

余向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yyzn/120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