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癌前沿1智勇双全ldquo拆弹部队

2022-8-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患者,47岁,外院宫颈癌根治术,术后放化疗。术后15个月CT检查提示“后腹膜多发肿大淋巴结”,进一步PET-CT检查提示:后腹膜、盆腔多发淋巴结肿大。

影像学精准定位

(1)腹主动脉旁肿大淋巴结30*15mm。

(2)左髂血管旁数个淋巴结较大者22*12mm。诊断肿瘤淋巴结转移复发(俗称:癌症扩散)。

患者自身“活生生”并无任何症状,身体重要器官功能良好。患者渴望“生存”,医师无计可施。传统的放疗和化疗对于这种情况“大血管旁淋巴结转移复发”也是无可奈何。病人只能“耗着,看着,等待着”--肿瘤不断扩散转移,直至生命的终点。

要切除大血管旁转移性淋巴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稍有不慎,损伤大血管,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需要手术医师智勇双全,手术台上的紧张情景,一点也不亚于电影“拆弹部队”的镜头—不知道下一秒,生or死!

近年来,程忠平主持同济十院妇产科微创+MDT团队在技术上取得显著进步。程忠平教授亲自指挥,杨伟红博士治疗组承担了这次高风险的“拆弹”任务。

详细分析患者病情,制定了微创腹腔镜下二次淋巴结清扫术(laparoscopicsecondarypelviclymphadenectomyforrecurrentcervicalcancer)手术方案。

因为二次手术,大血管区域手术野组织高度纤维化/疤痕化。手术医师必须小心翼翼,细致解剖游离输尿管,暴露髂血管及腹主动脉,就像清楚炮弹周围的岩土沙砾,确保淋巴结完整性(无瘤原则)前提下,精准切除肿瘤转移的淋巴结。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顺利完成“拆弹”任务,未发生大血管和输尿管、膀胱、肠管等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程忠平教授点评

该病例我们仔细分析了术前影像学,明确淋巴结转移区域位于左髂总动脉-腹主动脉左旁,散在淋巴结直接在2-3cm之间,肿大淋巴结与大血管之间存在“影像学”细微间隙。因此制定腹腔镜“二次淋巴结切除术”。

主要技术困难

(1)恢复盆腹腔解剖避免肠管、膀胱、输尿管、血管、神经损伤。

(2)贯通左后腹膜桥全程切除髂总动脉旁淋巴结,此操作容易造成输尿管、肠系膜下动脉损伤。

(3)腹主动脉左侧区域淋巴结切除此操作容易造成腹主动脉、肠系膜下动脉、椎体旁静脉丛损伤。

复发性妇科肿瘤患者病情复杂,后续治疗十分棘手,传统放疗和化疗往往难以收效,多数患者只能接受“姑息”诊疗。

近年来,随着(1)妇科复发癌“局部晚期”概念提出,(2)高分辨影像学局部(B超、CT、MRI、pet-CT等)发展,同济十院妇科肿瘤微创团队致力于复发癌手术探索,取得一些技术进步,为部分患者成功实现了二次、三次肿瘤减灭手术。手术切除癌灶无疑为复发癌患者带来一线生机。

精彩推荐挑战微创手术极限:同济十院妇癌中心MIS-MDT团队成功完成腹腔镜下前盆腔廓清术精准定位,微创清除:同济十院妇癌MIS-MDT团队挑战局部晚期癌END

————

素材来源

杨伟红门传娣武玉鹏图片来源

杨伟红门传娣武玉鹏网络(侵删)编辑排版

祖拜旦葛瑶

欢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hlbk/137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