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肝内淋巴上皮瘤样胆管癌

2020-8-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

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中国首家全国连锁经营的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   基本信息:男,54岁

  临床诊断:肝癌术后复发

  巨检:肝组织一块:15×13×5cm,紧贴切缘处可见一结节:1.5×1.5cm,肝组织近包膜处可见一结节:2×1.5cm

病例来源:

  艾迪康病理实验室——单国淼

镜下所见:

  HE染色:

  免疫组化:

  CK8/18

  Ber-EP4

  CAM5.2

  CK7

  CK19

  HepPar-1

  Glypican-3

  AFP

  CDX-2

  EBER

  E-Cadherin

  Ki-67

诊断:

  肝内淋巴上皮瘤样胆管癌

诊断依据:

  形态学上与发生在鼻咽部或鼻咽外的淋巴上皮瘤样癌类似,腺样分化的癌组织伴有丰富的淋巴细胞浸润,EB病毒感染。

扩展:

  肝内胆管癌(IHCC)是原发性肝癌的类型之一,约占5-10%。已知IHCC致病因素为慢性病毒感染,如B型及C型肝炎,但EB病毒与IHCC的发生及发展的关系仍不明。淋巴上皮瘤样癌现已报导见于未分化鼻咽癌、胃、食管、胰腺及唾液腺。

  EBV-相关性IHCC分为三个亚型:

  1、典型的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

  2、伴有克隆氏病样淋巴样反应的癌

  3、经典性腺癌。

  年Hsu等首次报告胆管癌的EBV基因组的表现,其病理表现为高分化腺癌和淋巴上皮瘤样未分化癌成分。年Jeng等首次描述了淋巴上皮瘤样胆管癌(LELCC)5例病人的病理学结果为腺管分化,并为肝LELC的特征。至今,文献已报告20例EBV-相关性IHCCs,且LELCC亚型占多数。

临床:

  EBV-相关性肝内胆管癌其发生率为3.3%(11/),以女性为主,年龄为30-67岁(平均53.2%),均为AJCCI期,所有病人CT均显示肿块,以右叶为主,半数有乙肝病毒,少数CEA、CA-9升高。所有病人均EBER显示弥漫强阳性。肿瘤界限清晰,膨胀性生长,但无包膜。部分病人可以看到大细胞性、未分化的泡状核细胞,明显核仁,丰富的淋巴浆细胞;可见上皮样肉芽肿及多数淋巴样滤泡;可以呈现经典型IHCC;可见淋巴浆细胞浸润及显著硬化;可见中心性坏死;可见不规则性肿瘤性腺管伴扩张。多数为各种腺性分化及广泛淋巴浆细胞浸润的腺癌。均显示小管状、梁状或条索状不同分化程度的腺癌。多数有硬化性反应。半数淋巴滤泡可见。近半数有肉芽肿样反应及多核巨细胞反应,所有病人均EBER(+),CK7、CK19(+),Hep-1及Glypican-3(-)。

讨论:

  EBV相关性肝内胆管细胞癌3个亚型的预后是不同的,部分病人可见LMP1基因,但也有相反的报告,根据肿瘤细胞分化和宿主细胞免疫反应,EBV-阳性IHCCs可见典型的LELC、经典型IHCC及LELCC。EBV感染与IHCC发生、发展的关系仍不明确,有待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

(本文为“艾迪康”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来源“艾迪康”,谢谢支持!)

大家都在看

艾迪康官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jbyf/106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