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你5年增一倍的淋巴瘤,你还敢掉
2016-11-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引言
每年的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宣传日。大家也许都了解,担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现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李开复患上淋巴癌再次让人们谈癌色变。
据相关数据表示,近年来患上淋巴癌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大城市淋巴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跟5年前相比增加了一倍多,而且发病人群也越来越年轻,20岁至40岁之间的最多。
5年一增的淋巴瘤发病率,您还敢掉以轻心吗?今天肿瘤科专家带您正确认识淋巴瘤,让您再也不要谈癌变色!
淋巴瘤致病原因不明,但与免疫力下降有关当前,癌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指出,全国每年新发肿瘤病例约为万例,平均每天人,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因癌症死亡的几率是13%,即每7—8人中有1人因癌死亡,全国每年有万癌症病人死亡。
而某大城市癌症发病人数也逐年增加。年至年,11年间,无论是户籍人口还是常住人口中的非户籍人口,癌症的发病例数每年呈递增的趋势。以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年该大城市人群的癌症发病率为36.73/10万,年—年的发病率为74.84/10万,到年这个数字已经上升到/10万,相比11年前增长了2倍,而户籍人口癌症发病率甚至达到了—/10万。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属于血液疾病,是青壮年发病率比较高的一种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每年约有35万新发淋巴瘤患者,死亡患者人数超过20万。我国淋巴瘤发病率为0.02‰,每年新增患者约2.5万人,死亡2万人。肿瘤科专家,目前,淋巴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跟5年前相比增加了一倍多,而且发病人群也越来越年轻,“这种疾病属于免疫系统疾病,以往多发生在老年人和小孩身上,现在是20岁至40岁之间的最多。”目前淋巴瘤致病原因不明,但与免疫力下降有关。
早期多为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淋巴癌的临床表现多样,往往首先出现发生恶性病变的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局部表现,一般常侵犯表浅淋巴结,如颈部、锁骨上、腋下、腹股沟淋巴结,也可以是纵膈、腹膜后、肠系膜等深部的淋巴结,或同时侵犯这些部位的淋巴结。少数病人可原发于淋巴结外的淋巴组织,如胃和肠道的淋巴组织。
不少患者在早期表现为无痛性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并不断增大,以后其他部位如颌下、腋窝淋巴结也会陆续被发现。淋巴结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坚韧、均匀而丰满,通常没有触痛和压痛。到疾病后期,淋巴结会长到很大,并互相融合成块。
大约有10%的患者以发热、皮疹、盗汗和消瘦等全身症状为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有的患者长期不规则发热的原因不明,以后才发现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经过检查才确诊。
肿瘤科专家说,淋巴结肿大及其它症状都不是特异的。可见于多种疾病,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恶性的。故应及时就诊,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不同类型的淋巴瘤,治疗方法和结果也不同。对于淋巴结肿大的治疗,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以生物治疗为核心的综合疗法,有效地提升患者的生存率。
癌症治疗更要克服心理恐惧在被确诊为癌症后,不少患者就把癌症与死亡画上了等号,对癌症表现了极度的惊吓与恐慌,感叹生命的短暂。
肿瘤科专家指出,在这么多癌症患者倒下的悲剧中,约有三分之一是死于对癌症的恐惧,是“癌症=死亡”的消极心理暗示导致的恶果。
研究表明,一个正常人得到“死亡惊吓”后,一个星期内白细胞数量可下降50%,许多癌症病人之所以迅速死亡,除病情因素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紧张、压抑、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状态所致。现实生活中,还有的癌症患者由于严重的恐癌心理而采取消极态度,不配合治疗,甚至拒绝治疗。或因为心理因素造成治疗后的预期性反应过度,而使治疗不能按期完成。
还有因心理负担而造成饮食、睡眠不佳,而使身体状况逐日下降者。甚至有人因绝望而自杀,这些都会导致癌症过早地夺走病人的生命。
肿瘤科专家温馨提示
因此,面对癌症,首先要改变“癌症=死亡”的观念,消除对癌症的恐惧心理。“事实上,随着医学的发展,癌症不再是绝症,癌症不等于死亡。”肿瘤科专家说,癌症中有1/3是可以预防的,有1/3是可以治愈的,还有1/3可以通过治疗改善症状、延长生命、提高生命质量。
面对癌症,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必谈癌色变,一定要坚持正规治疗。一旦患了癌症,要调整心态,树立信心,医院进行积极治疗,千万不要轻信那些江湖游医和虚假广告宣传。
或者扫描下方儿童白癜风早期症状白癜风的初期症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