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腔静脉和腹膜后疾病
2019-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下腔静脉疾病
一.正常下腔静脉
正常下腔静脉纵切声像图呈长管状无回声区,壁薄、光滑、柔软,呈高回声,管壁随心脏舒缩而有明显扑动。呼吸对下腔静脉管径的影响更大,吸气时管径缩小,呼气时管径扩大。彩色血流图显示彩色血流信号,吸气时可见血流明显增快。
下腔静脉的主要属支有髂总静脉、肾静脉和肝静脉,声像图均能显示。
二.下腔静脉梗阻综合征
下腔静脉的疾病主要为下腔静脉梗阻综合症,引起此征的原因及声像图表现为:①永存Eustachian瓣膜,由静脉窦瓣演化异常形成,属先天性疾病,超声在扩张的下腔静脉远端见到瓣膜的存在;②下腔静脉栓塞下腔静脉管腔截面部分或全部空间被血栓或癌栓占据;③下腔静脉血栓性静脉内膜炎致管腔狭窄,内表面不平;④血管壁纤维化,血管壁增厚,内膜尚平整;⑤管壁受外物压迫,如临近的肿瘤或转移性淋巴结,超声容易发现。
下腔静脉梗阻综合症,有许多继发性声像图表现(图7-3-1),声像图也可以显示:①肝静脉增宽;②肝肿大;③腹水;④胸腹壁静脉曲张,侧支循环形成;⑤病程长者出现下腔静脉瘤。
三.临床意义
探测下腔静脉可了解:①下腔静脉血流畅通与否?②下腔静脉梗阻综合症的种种原因作出鉴别,甚至因右心疾病而致的下腔静脉回流不畅,也可在声像图上作出判断;③因容量不足而引起的低血压,可从下腔静脉管腔萎瘪得到明确诊断。
腹膜后肿瘤
腹膜后肿瘤有原发性和转移性二种,原发性肿瘤来源于脂肪组织、结缔组织、筋膜、肌肉、神经、血管及淋巴组织,其中恶性肿瘤所占比例较高,约为70%。转移性肿瘤除发生于腹膜后组织和器官的恶性肿瘤均可直接扩散到腹膜后间隙外,睾丸、前列腺等恶性肿瘤可以通过淋巴,转移到腹膜后。
一.腹膜后肿瘤声像图
腹膜后肿瘤声像图可分为液性、实质均质性、实质不均质性、囊实混合性和多个低回声肿块五类。
(一)液性肿块
常见的为囊肿、皮样囊肿、淋巴管瘤、手术后淋巴囊肿或乳糜囊肿和粘液瘤等。
(二)实质均质肿块
常见的有非霍奇金淋巴瘤(AHL)、霍奇金淋巴瘤(HL)和脂肪瘤等。
(三)实质不均质肿块
常见的是各种肉瘤、神经纤维瘤、神经母细胞瘤、血管外皮瘤、恶性畸胎瘤等。
(四)囊实混合性肿块
常见的有粘液肉瘤、良性畸胎瘤、神经鞘瘤等。
(五)多个低回声肿块
常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声像图
二.临床意义
(一)腹膜后肿块来源的判断
腹膜后肿块小于3~4cm时,超声常能发现其脏器来源,如来自肾脏、肾上腺、胰腺、腰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等处。如若肿块过大,常难判断其来源。邻近器官的受压、移位对脏器来源的判断有时有帮助。
(二)对肿块病理性质的判定
有一部分腹膜后肿块声像图,存在同图异病和同病异图的不足。声像图缺乏特异性、仅能提供其大小、形态和物理性状的描述,不能确定其病理性质。对肿块的病理诊断还应结合临床资料或作超声引导下病理活检才能得出。
转发朋友圈传递正能量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