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替吉奥单药序贯替吉奥联合白蛋

2016-10-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病例报告

患者:女,34岁。间断性腹部疼痛2年余,个人偶饮酒,家族无肿瘤病史。?

??????治疗经过??

外院PET/CT(-7-16):胰腺体尾部代谢增高灶,考虑恶性病变,伴胰周、腹膜后、左锁骨上、双肺门、纵隔多发代谢增高淋巴结,考虑转移;双肺多发代谢轻度增高斑片、磨玻璃及索条影,考虑炎性可能。

外院多次腹部CT/MRI均提示:胰腺体尾病变并周围渗出,胰周、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CA:.1U/ml升至U/ml。其他化验未见明显异常;淀粉酶、脂肪酶均在正常范围。曾在当地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治疗,效果不佳。

??

基线检查

胸部CT(-7-31):双肺多发结节,转移不除外。

腹部CT(-7-31):胰腺改变,考虑恶性肿瘤,胰腺癌可能。

腹部CT(-7-31):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腹部CT(-7-31):左肾上腺增大,转移瘤可能。

???病理?

左锁骨上窝淋巴结穿刺活检(-8-1):(左锁骨上窝)低分化腺癌;

免疫组化:CgA-、Syn-、CD56-、p63-、TTF1-、CK5-,CK19+、CK+、LCA(淋巴细胞+)、CA+、CK7+、CK18+、CK20+、CEA+、CDX2灶+、villin+;结合免疫组化,考虑来源于胰胆管系统。

????诊断?

结合患者影像学、实验室及病理检查结果,诊断为4期胰腺癌,肝转移、左锁骨上、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左肾上腺转移、双肺转移不除外。

?????治疗史??

一线治疗方案为白蛋白紫杉醇联合替吉奥,白蛋白紫杉醇mg,静滴,d1、8,替吉奥mg口服,d1-14,2周期后评价,cCR,共治疗6周期。治疗期间副反应不明显,1-2级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神经毒性均为1级。6周期后一直口服替吉奥维持至今,间断复查,疗效评价维持CR。?

疗效评价

由于2周期后患者影像学病灶均消失,只截取了基线检查和6周期后的影像,可以看到治疗后患者肝脏、左肾上腺病灶消失,胰腺轮廓清晰、胰尾部低密度影消失,腹腔及腹膜后肿大淋巴结消失。

肝脏、左肾上腺、胰腺、腹膜后病灶:-7-30vs-12-17

双肺病灶消失:-7-30vs-12-17

患者年行两次PET/CT(-2-3、-9-26)检查均提示:胰腺大小及形态尚可,未见异常高代谢征象。双侧颈部、腹膜后及双侧腹股沟区多发小淋巴结,代谢略增高,建议密切随诊观察。

???肿瘤标记物???

患者CA的变化趋势,入院时超过0,第4次化疗前降至正常,年1月份复查为5.35。

患者于年1月25日再次行全面复查,未见复发及转移征象,目前仍继续口服替吉奥治疗。(PFS20月)

这个病例的治疗效果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结合该病例对晚期胰腺癌治疗进展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

我们知道超过80%的胰腺癌患者就诊时无法行根治性手术,而其中一半的患者伴有远处脏器的转移,晚期胰腺患者的治疗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

7年吉西他滨单药取代了5-Fu,成为了晚期胰腺癌标准治疗方案,但mOS仍不到半年。为了进一步提高有效率,延长生存,经过很多学者共同努力,尝试了各种联合治疗方案。然而,在5年以前,多种联合化疗及联合靶向的Ⅲ期临床研究均以失败告终。直到5年,一项加拿大学者的Ⅲ期临床研究告诉我们特罗凯联合吉西他滨对比单药吉西他滨,能使患者生存获益。但令人遗憾的是,总生存仅仅提高了不到2周的时间,伴随的是费用高、副反应大。

到了年,一项3药联合的方案给了我们信心,FOLFORINOX对比单药吉西他滨总生存从6.8个月提高到11.1个月。但由于3药联合毒副反应大,仅适用于体力状态特别好的患者,而大部分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一般情况无法耐受。

年在《新英格兰杂志》上公布了MPACT研究数据,研究为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对比单药吉西他滨,研究的主要终点是OS。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对比单药组,PFS从3.7个月提高到5.5个月,OS从6.7个月延长至8.5个月。同时,MPACT研究也告诉我们,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后,出现包括乏力、神经毒性等在内的3级及以上副反应在在不到1个月内的时间里可以得到改善,说明患者可以耐受该治疗方案。

年还有另外一项研究——GEST研究,使我们在治疗晚期胰腺癌时多了一种选择。研究设计分为单药吉西他滨、单药替吉奥以及两药联合3组,OS3组曲线基本重合,两药联合并未获得生存优势,但由于单药替吉奥与单药吉西他滨之间是一个非劣效研究,说明二者疗效相当。在PFS方面,可以看到两药联合组的生存曲线与两个单药组明显分开,解读研究数据,MPACT研究告诉我们,单药替吉奥不劣于吉西他滨,而两药联合优于单药吉西他滨。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设计了白蛋白紫杉醇联合替吉奥的Ⅱ期临床试验,研究目的主要是探讨该方案的有效率和安全性,计划入组60例,截止到目前临床观察ORR50%以上,DCR在90%以上,而MPACT研究中两药联合组的ORR是23%。目前的研究数据以及这个病例给了我们信心,希望该方案能够为更多的晚期胰腺癌患者带来福音,也期待这个方案能够加入到以后的NCCN指南。

病例来源:医院肿瘤内二科茅慧

更多资讯获取,请致电:--









































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能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gqhpm.com/lczl/11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