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肠系膜淋巴结节肿大问题也可以用不吃
2016-11-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上一篇说过豆包的肠系膜淋巴结节肿大引发的高烧和腹痛的解决方法,今天就来详细的说说这个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小儿病,也是比较难处理的。
听起来名字比较长,特别以2—6岁的宝宝比较常见,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腹泻或便秘,腹痛可在任何部位,但以右下腹多见,呈阵发性、痉挛性疼痛,每次发作2—10分钟不等,好发于活动之后,早晨,饭后,或受寒的时候。多见于反复感冒,反复发热的患儿,特别是多吃了生冷食物,油腻不消化的食物发作较多,如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可转变为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这是由于淋巴结是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一旦周围有感染,炎症就会激活淋巴结进行工作,然后淋巴结就有所增大,增大后,淋巴结节外面的包膜变紧,神经末梢因牵张挤压引起痛感。
西医常用抗生素治疗,所以豆包确诊后看了两个医生都建议吊针用抗生素处理。为什么这个奇怪名字的病现在成了小儿的常见病,应该是现在抗生素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过多,宝宝的肠胃受到不断刺激,自体免疫力降低,才导致淋巴免疫过量工作,促使肠淋巴结增生。但是目前反馈下来,抗生素治疗这个疾病,虽然暂时退烧或者止住腹痛,但是很容易再次发作。
从中医上说,很多学者认为外邪侵袭客于胃肠,乳食积滞胃肠,中焦气机壅滞,阻碍气机,不通则痛。所以临床上,比较有用的治疗方法是推拿。
用腹部温柔的推拿手法,如揉腹,揉双天枢,拿肚角,温热深透。另外,肢体远端则可用重手法刺激,按揉一窝风,按揉足三里、揉承山穴,按揉内关穴,每穴操作3-5分钟。邪气从哪来,就从哪里将其赶走,豆包的问题就是吃了过多生冷水果,所以肚脐、中脘也是重点穴位。如果宝宝吃多了不消化积食,也要搭配健脾胃的手法:揉板门,运内八卦,揉中脘。特别是发高烧的话,热度不超过38.5,用温和的清天河水,如果像豆包一样一烧就是40度,推六腑次是必不可少的。
再总结一下,治疗思路:
腹部手法:揉腹,揉双天枢,拿肚角,揉中脘,每穴操作3-5分钟
远端止痛:按揉一窝风,按揉足三里、揉承山穴,按揉内关穴,每穴操作3-5分钟
退烧手法:清天河水或者退六腑
积食不消化:揉板门,运内八卦次,掐四缝穴5-10次
如果愿意尝试艾灸方法的妈妈,也可以艾灸腹部的中脘,肚脐,双天枢,对缓解病情应该效果更加的好。
欢迎大家转发给身边有需要的朋友,同为妈妈,我们衷心地盼望更多家长认识小儿推拿,用更加“健康”的手法来保护宝宝,避免过度治疗,远离抗生素和不必要的药物,也能“治未病”的帮助宝宝增强免疫力,让宝宝健康成长!
稚清小儿推拿课程
稚清7月份上海的小儿推拿家庭课程开始报名了,小班教课,手把手辅导,让妈妈们用自己的双手来治疗宝宝常见病,如发烧,感冒,咳嗽,腹泻,便秘,扁桃体炎,哮喘等。
#想报名的妈妈们,可联系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便宜白癜风医院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