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颈部层次结构
2021/12/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饮食禁忌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bdfrq/297437.html
颈部层次结构
一、浅层结构颈部皮肤较薄,移动性大,皮纹呈横向分布。手术宜采用横切口,以利皮肤愈合和术后美观。
颈浅筋膜为含有脂肪的疏松结缔组织。在颈前外侧部浅筋膜内,有菲薄的皮肌,称为颈阔肌。该肌深面的浅筋膜内有颈前静脉、颈外静脉、颈外侧浅淋巴结、颈丛的皮支以及面神经的颈支等。
颈阔肌肌颈部浅层结构
(一)浅静脉
1.颈前静脉沿颈前正中线两侧下行,至胸锁乳突肌下份前缘处,穿入胸骨上间隙,经该肌深面汇入颈外静脉。左、右颈前静脉在胸骨上间隙内的吻合支,称为颈静脉弓,横行于颈静脉切迹上方的胸骨上间隙内。
颈前静脉有时仅有一条,位居中线,称颈前正中静脉。
2.颈外静脉由下颌后静脉后支及耳后静脉,在下颌角附近汇合而成。沿胸锁乳突肌表面垂直下行,于该肌后缘中点处入颈后三角;在锁骨上缘中点上方约2-5cm处穿深筋膜,约2/3的入汇入锁骨下静脉,1/3汇入颈内静脉。
该静脉末端虽有一对瓣膜,但不能阻止血液逆流,当上腔静脉血回心受阻时,可致颈外静脉曲张。颈外静脉穿深筋膜处,两者彼此紧密愈着,当静脉壁受伤破裂时,管腔不易闭合,可致空气栓塞。
(二)神经
1.颈丛皮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有4条皮神经浅出,此点是颈丛皮支阻滞麻醉穿刺处。
(1)枕小神经:勾绕副神经,沿胸锁乳突肌后缘行向后上,分布于枕部皮肤。
(2)耳大神经: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伴颈外静脉上行,分布于耳廓及腮腺区皮肤。
(3)颈横神经:横行向前,越过胸锁乳突肌中份,穿颈阔肌后,分布于颈前区皮肤。
(4)锁骨上神经:分为3支,在锁骨上缘处浅出,越过锁骨,分布于颈前外侧部、胸上部及肩部等处的皮肤。
2.面神经颈支自腮腺下缘穿出,入颈阔肌深面,行向前下方,支配颈阔肌。
颈部浅层结构
二、颈筋膜及筋膜间隙
(一)颈筋膜
1.浅层即封套筋膜,围绕整个颈部,向上附于颈上界的骨面;向下附于颈、胸交界处的骨面;向后附着于项韧带及第7颈椎棘突,向前在正中线两侧彼此延续;包绕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形成两肌的鞘。颈筋膜浅层在下颌下三角和腮腺区(舌骨上部)分为两层,包裹二腹肌前腹和下颌下腺,在面后部包裹腮腺,形成两腺的筋膜鞘。此二鞘为茎突下颌韧带所分隔。在颈静脉切迹上方,分为深浅两层,向下分别附着于颈静脉切迹的前、后缘。
2.气管前层(中层)又称气管前筋膜或内脏筋膜。紧贴在舌骨下肌群的后面,经甲状腺及其血管、气管颈部及颈动脉鞘的前方;两侧于胸锁乳突肌的深面与颈筋膜浅层相连;上方附于舌骨,下方续于纤维心包。此筋膜于甲状腺左、右侧叶的后外方分为前、后两层,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在甲状腺与气管、食管上端邻接处,腺鞘后层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
3.椎前层即颈筋膜深层,又名椎前筋膜。此层位于椎前肌及斜角肌前面,上起自颅底,下续前纵韧带及胸内筋膜。颈交感神经干、隔神经、臂丛及锁骨下动脉等行经其后方。该筋膜向下外方包绕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形成腋鞘,又名颈腋管。
4.颈动脉鞘是颈筋膜包绕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形成的筋膜鞘。上起自颅底,下续连纵隔。
(二)筋膜间隙
1.胸骨上间隙是颈筋膜浅层在距胸骨柄上缘3~4cm处分为两层,分别附着于胸骨柄的前、后缘所形成的筋膜间隙。内有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颈前静脉下段、颈静脉弓、淋巴结及脂肪组织等。
2.锁骨上间隙是颈筋膜浅层在锁骨上方分为两层所形成的筋膜间隙,经胸锁乳突肌后方与胸骨上间隙相通;内有颈前静脉、颈外静脉末段及蜂窝组织等。
3.气管前间隙位于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内有气管前淋巴结、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甲状腺最下动脉、头臂干及左头臂静脉;小儿有胸腺上部。此间隙感染、出血或气肿时可蔓延至上纵隔。
4.咽后间隙位于椎前筋膜与颊咽筋膜之间,其外侧为颈动脉鞘;位于咽壁侧方的部分,称为咽旁间隙,内有淋巴结及疏松结缔组织。
5.椎前间隙位于脊柱颈部与椎前筋膜之间。颈椎结核脓肿多积于此间隙,向两侧可至颈外侧区,并经腋鞘扩散至腋窝;溃破后,经咽后间隙向下至后纵隔。
颈筋膜与筋膜间隙(横切面)
颈筋膜与筋膜间隙(正中矢状面)
参考资料:《局部解剖学》第8版,刘树伟、李瑞锡主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